Skip to main content
kt

Knowledge@Terra Classrooms

Group
public
7
 Members
20
 Discussions
70
 Library items

农食绿金交流会 2023-IB:“水▪︎湿地” | 多媒体演示集

English

 

农食绿金交流会 主题2023-I “水土▪︎山林▪︎湿地”综述 |Green Gold Sessions on Agri-Food 2023-I "Water-Soil▪Mountain-Forest▪Wetland" Summary

IB:“水▪︎湿地”|Water-Wetland 

Image
 Green Gold Sessions on Agri-Food__Ter info_Page_01-C.jpg

演讲嘉宾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英国和中国:

❏  Thomas Schaefer博士,世界生命湖泊网络,全球自然基金会(GNF)
全球生命湖泊网络:世界各地河湖和流域管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李平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CAAS-IFI)/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因子风险评估实验室 |  资深科学家Zulin Zhang,英国詹姆斯•赫顿学院 
再生水农业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展望   
❏  苏晗先生,国际水足迹网络(WFN)/ 荷兰特文特大学(UT)
浅谈水足迹数据与可持续农食管理的关系
❏  刘福兴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SAAS-EEPRI)
农田面源污染的全过程生态拦截技术及其应用   
❏  Héctor Moreno Ramón教授,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PV)
海滨湿地土壤的水土相互作用,瓦伦西亚水稻田和阿尔布费拉湖区   
❏  李小勇先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JNCTI)企业代表 / 金科环境河北公司(GreenTech)--蓝荷水务 
农村和工业污废水综合资源化利用,京津冀地区案例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ydyeljQ

全球自然基金会(GNF)的生命湖泊网络和保护部的主任——Thomas Schaefer博士介绍了国际生命湖泊网络(Living Lakes Network)。该网络目前代表着世界各地113个重要湖泊和湿地,还包括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性网络。他回顾了世界各地在湖泊、河流和流域管理方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并讲解了民间社会组织(CSO)和市民科学(专业人员和年轻人等参与)的重要作用。
Schaefer博士呼吁,希望更多的湖泊和湿地与最近启动的《生命湖泊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项目:改善湖泊和湿地管理的全球倡议》项目展开交流合作,以及更多的湖泊、湿地可以与德国一所大学合作的为年轻人制定的《湖泊和湿地管理可持续领导力计划》,进行交流与合作。

主持人问道:“对于促进湖泊和湿地管理,您在与民间和社会合作方面有哪些宝贵经验?”

博士回答:“湖泊、河流和湿地的水资源供应和水环境管理,对地区和城市的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此,在我们的合作网络中,我们鼓励并在不同政府之间、以及政府机构与民间社会之间进行知识和经验交流。这样做是非常有帮助的的,通常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主持人继续问道:“您与中国,或者中国地区和一些湖泊的合作进行得怎样?”

“我们全球自然基金会有一些国家网络,比如加拿大和德国的民间社会组织会通过这部分国家网络来解决一些共同的问题情况,如市民科学和参与流域综合管理。当然不同国家的监测情况和机制也不太相同,不过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我们就曾经与以鄱阳湖为主的中国网络有过交流和合作。” 博士回答道。他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与中国网络的多元交流。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bGEVeLu

李平研究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CAAS-IFI)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因素风险评估实验室,多年从事再生水农业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他在与英国詹姆斯·赫顿研究所的Zulin Zhang博士的联合演示中,为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的再生水利用特征和相关政策发展情况。
随着地区水资源的不平衡、缺乏和气候变化威胁,节约用水和再生水利用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以平衡不同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危机。李平研究员解释了利用再生水进行的长期灌溉实验的指标变化,并呼吁完善水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呼吁通过科普媒介促进中国和国外的再生水安全利用。
主持人问道:“正如您所说,再生水的政策体系可以在多个方面得到改善。其实此时此刻,再生水已经在缺水地区使用或马上被使用。那么在这些地区,如河南、河北、山东和陕西,消费者如何知道再生水对于农业灌溉是安全的?”
他回答道:“谢谢您的提问。中国每个城市、区或县的规定污水处理必须达到三级水质,才能将水排入开放空间。与水资源量数据一样,相关数据都有公众调查路线和频繁的定期监测制度,我们可以也应该公布更多可以让公众了解到的研究结果和基于科学的政策实践解决方案,为农业耕作者、食品生产商、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等提供相关能力建设课程。”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5SXd2gX

国际水足迹网络和荷兰特文特大学的苏晗先生向与会来宾们全面介绍了水足迹,即一种国际公认的衡量供应链上产品生产的耗水量。

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每一种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量,可以让人们了解从农产品到消费品,或者从汽车燃料到跨国公司中所需的水量。水足迹用途之广,甚至可以判断一个流域地区或地下含水层、特定国家或全球的水资源消耗情况。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全球水危机与水资源消费数据之间的关系,演讲人以西红柿为例,为我们指出全球农业食品产业的灌溉效率已经改善得到提高,因此在全球粮食产量上升的同时,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将全球用水总量的大幅减少。而水足迹网络正在持续关注并更新着全球和地区情景下的历史水足迹数据。
主持人问道:“我们非常期待水足迹数据的更新。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消费水平上利用水足迹来影响消费者观念?”
对此,这位水足迹专家回答道:“水足迹的主要计算方法是基于宏观的科学数据,以告知国家和地区决策者以及公司注意限制因素,以便考虑灌溉、种植、气候变化和粮食出口决策等。在水足迹网站上我们提供了各种工具,可以评估个人、公司以及国家的水足迹,支撑水足迹的实践应用。”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ISNyOFy

来自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SAAS-EEPRI)的刘福兴研究员和他的团队专门从事“农田面源污染全过程生态拦截技术与应用”工作。他们通过本轮交流会向我们展示了这项专利工程涉及流域中,现有农庄的水体湿地污染预防和净化的情况,效果显著,且尤适用于有限空间。
刘研究员举例说明了该技术适用于山区、平原和村庄等不同情景下的应用实例,通过讲解,与会者得知在应用效果中,总氮(TN)的平均拦截和净化效率为64.2%。经过分析,中国对类似技术的需求很大,这是为了支持“永久基本农田”的空间规划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帮助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效益等水平。

问:“您能为我们讲解一下地方和流域层面的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吗?”
答:“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常说三分建七分管。尽管有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以自然为基础或尽可能与作物相结合,但解决方案因情况而异。在这个湿地净化的案例中,我们使用水稻和茭白的漂浮种植,为管理系统的农民获取经济效益,并禁止使用化肥。”
问:“您如何看待这些解决方案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适用性?”
答:“全过程生态拦截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富水和缺水地区,因为这项技术利用了农场的可用空间,基本不会影响现有灌溉系统和产量。我正在内蒙古,这里的农场缺水。基于已有经验,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优化应用和融合措施来提高农产品价值和农民生计,总之这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FGspSwQ

来自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UPV)的Héctor Moreno Ramón教授是研究巴伦西亚市南部阿尔布费拉自然公园周围水体湿地土壤的主要科学家之一。他介绍,阿尔布费拉自然公园属于欧盟Natura 2000自然保护地网络,以阿尔布费拉湖为中心拥有共21120公顷的区域。该公园属于国际拉姆萨尔湿地名录,并且全年可在公园范围内观察到多种繁衍生息的动植物。独特的水体湿地和稻田水系统之间建立微妙的平衡,可以发现这里使用了再生水灌溉稻田,充分利用了磷和氮元素,建造起一整座湿地“绿色过滤器”。另外,教授表示,根据科学监测,气候变化引起盐分条件的变化,对水稻种植、农民生计和阿尔布费拉生态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问:“ 根据您的研究,对阿尔布费拉湖地区来说,对于农民生计和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行动是什么?”
答:“我们必须和农民、社会相关各方沟通到位,以便采取各种措施。主要的努力方向是通过更完善的淡水系统来保护我们的农业遗产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包括水稻种植、渔业、烹饪文化、教育和旅游业等。”
问:“耐盐碱的水稻品种是否可以用在临海地区来保障水稻种植的产出,例如我们在12日农食绿金交流会(山地︎▪︎土壤▪︎森林)上听到的来自印度喀拉拉邦的Pokkali水稻品种?”
答:“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入侵加剧,我们的团队也在研究使用耐盐碱水稻品种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瓦伦西亚传统烹饪使用的大米品种(海鲜饭)其实本身不耐盐碱,当然目前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在于是否符合自然公园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

 


演示录像链接:https://b23.tv/AEuYKKm

李小勇先生是一位环保企业家,中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JNCTI)的企业代表、中国上市公司金科环境的河北公司经理,生产、研究及操作模块化的膜技术污废水处理设备和资源化利用设备。同时,他的蓝荷水务团队拥有农村污水专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藻类技术和多种场地资源管理的工程设计,可以为污水处理参与经营者获得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回报,如水产养殖、(灌溉或工业)供水和有机肥料等。2019年以来,蓝荷水务团队一直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JNCTI)的生态研究所合作,并通过配置科研单位的监测技术,以确保再生水的品质和安全问题。
目前这些新型设备和商业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及应用中。

主持人提问:“关于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其融资模式是否适用于更多地区?“
对此,李小勇先生回复道:“我们的技术和经济模式以不同地区情况为基础而创新,旨在有所作为。虽然在规划、设计和工程方面需要启动部分投资,但污废水转化为资源的经济回报是多元化且稳定可靠的,最终促使污废水处理为当地农民和政府创造价值。”

 

更多信息:

预告与介绍:农食绿金交流会(Chinese)Announcement & Intro: Green Gold Sessions on Agri-Food

GGS-AF 2023-IB:“水▪︎湿地”|Water-Wetland

2023年4月14日 欧洲中部时间 9:00-11:30 | 北京时间 15:00-17:30 

主办方:自然颖源(Natureherit DC)&地域知识课堂(K@T)平台

协办方:上海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SAAS-IASTI)

线下会场:中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浦院区,金齐路1000号,3号楼2楼,农业科技信息所图书馆

信息传播:欧盟委员会国际合作发展知识共享平台(Capacity4Dev)地域知识课堂分组平台

 

阅读须知(Reading Notice):

https://capacity4dev.europa.eu/groups/knowledge-terra-classrooms/info/s…